“玄学”的两种面孔: 哲学思辨和民间方术
- 作为哲学思潮的玄学(Metaphysics as Philosophy):类似道家理论 阳明心学的形而上学, 探讨宇宙根本 有无 生死等本体论问题的哲学流派. 这是非常严肃的 充满逻辑思辨的哲学讨论
 - 作为民间实践的玄学(Metaphysics as Folk Practice):这是今天我们更常听到的含义, 泛指风水 命理(八字 紫微斗数) 占卜 相术(面相 手相) 等一系列试图解释和预测个人命运 趋吉避凶的方术
 
这篇文章里的玄学是指第二种玄学
玄学是统计学/经验科学吗
笔者认为很难称得上是
回测数据
统计学/经验科学要求一个理论要可证伪, 有可重复性, 而那些持续了几百上千年的算命玄学, 甚至拿不出一份哪怕不可靠的数据集. 脱离开数据收集和分析 不配称作统计学/经验科学
缺乏可证伪性
算命的解释非常灵活, 如果预测不准, 可以有多种理由来解释. 比如“你的面相/风水改变了格局” “有贵人相助” “师傅功力不够”等等. 其理论本身就很难被证伪. 而 如果要说一个理论是 科学 的话 其必须是可证伪的
一个经验科学的正面例子: 现代医学中的中成药
市面上能买到的中成药是经过临床实验的, 其中不乏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环节
虽然有些药的作用原理并不清楚, 但是经过临床实验能证明其药效, 可以上市
具体的例子: 复方丹参滴丸
- 临床疗效证明: 被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和预防. 它完成了在美国FDA进行的II期临床试验, 并通过了大规模的III期临床试验来验证其疗效. 临床数据显示, 它能有效增加运动耐量, 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
 - 作用机理认知: 机理非常复杂. 研究表明它并非通过单一靶点起效, 而是具有“多重保护”作用, 包括: 扩张冠状动脉 改善微循环 抗血小板聚集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抗氧化 抗炎等. 但这些效应是如何产生的, 其精确的分子网络仍在研究中
 
玄学不得不提的作用: 安慰剂
克服迷茫焦虑&无力感
人类大脑天生厌恶混乱和不确定性. 当我们面临未来的迷茫(如事业前途 感情走向 健康状况) 时, 会产生巨大的焦虑. 而算命会给出一套“貌似合理”的归因(水逆/犯太岁) 和稍微确切点的结果(转运/倒大霉). 这种归因和结果虽然不科学(上面已经论证过它不符合经验科学), 但它能很大地缓解焦虑. 比如人在经历失败的时候, 把失败归结于命不好, 回比归因到 一切都是我的问题, 我把一切都搞砸了 更轻松, 前者更有利于心理健康: 这实际上是“外部归因”(External Attribution), 它确实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并且当人照着算命结果的指示做的时候, 虽然可能是无用功, 但是会给人”我努力了”的感觉, 更踏实, 客服无力感
积极的心理暗示
- “你明年会走好运, 要好好把握机会”
 - “你的命格里有贵人相助”
 - “虽然现在困难, 但过了这个月就会好转”
 
这些积极的暗示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心理驱动力, 会给予人希望
玄学对精神世界的建设的帮助
中国从近代到现代的改变太快了, 看日本动画片, 时不时会看到妈妈和女儿上过同一个学校的设定, 但在现在20岁以上的国人眼中, 这种设定还挺新奇 挺奇妙的, 因为我们的生活 因为过去的落后和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造成了太大的割裂
在人的精神家园的建设上也是如此. 旧社会的儒家思想 宗族文化 乡土社会 在现代社会 很大程度上是被鄙夷的. 但是这种传统的建设精神家园的方法被扬弃之后, 并没有引入新的方法. 玄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起到这个作用. 其能建立一个倾诉 被理解的渠道, 帮助进行身份认同 情感链接 意义构建和自我接纳
除了安慰剂, 玄学还能有道德规范 提供仪式感 作为自我探索工具等 作用在心理上的作用, 本文不再一一展开讨论
效价判断: 对争论的阻碍
效价判断的介绍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alence_(psychology)
“效价” (Valence) 是情感的一个基本维度, 它描述了某种情感体验的 内在吸引力 (正效价) 或 厌恶性 (负效价). 简单来说, 它就是我们对一个事物 情境或想法打上的“好/坏” “喜欢/厌恶” “积极/消极”的情感标签
效价判断 (Valence Judgment) 就是大脑对接收到的刺激 (无论是视觉 听觉还是概念) 进行快速评估,并确定其效价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是:
- 快速且自动的: 我们不需要有意识地思考“我是否喜欢蛇?”, 大脑的杏仁核和奖赏回路 (如伏隔核) 会在毫秒内做出反应.
 - 驱动行为的: 正效价判断驱动 趋近 (Approach) 行为 (我想靠近 观看 拥有它) ,而负效价判断驱动 回避 (Avoidance) 行为 (我想远离 避开 拒绝它) .
 
我们的大脑是”认知吝啬鬼” (Cognitive Miser), 倾向于用最少的能量来完成任务. 而效价判断是节能的, 效价判断天然拥有更高的优先级
玄学的效价判断
玄学的信念, 其根基往往不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推导上, 而是基于一种价值和情感的认同的. 例如 一个人相信算命, 可能因为算命给了他希望 道德指引 和社群归属感 (正效价), 而不是因为他通过逻辑证明了算命的真实可靠准确性
相信玄学和宗教的人, 其信念由很大部分由"效价判断"构成, 并不会经过逻辑思考. 而当一个否定玄学的逻辑实证主义者 出于逻辑和其进行辩论的时候, 其实发动了触及到了对效价判断的圣战, 效价判断是比逻辑优先级更高的, 触及到效价判断的反对 就是触碰到了逆鳞
话说回来, "逻辑实证主义"对"逻辑"的追求也是一种效价判断, 但这并非半斤八两 五十步笑百步的关系, 逻辑体系是开放 可证伪的, 其效力可以在公共领域被反复验证. 而玄学体系往往是封闭和不可证伪的. 在效用和方法上是高下立判的
所以和信玄学的人讲逻辑是很低效的, 甚至会起到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