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工作闲了几天, 都没有事情干, 在办公室摸鱼看了几天三体后, 找主管沟通安排工作, 然后得知 原来前面几天闲着是因为要把我开了. 今后打算回老家摆烂
不要信息流
真实-符号-拟像
消费符号的一点拙见
-鲍德里亚的符号意义观
形象和真实之间的演变过程:
1. 反映深度/基本实在
2 它遮蔽并歪曲基本实在
3 它遮蔽基本实在的缺席
4 它与任何实在无关:只是自己纯粹的拟像。
一开始,形象是真实的反映;后来形象遮蔽了真实;再来,真实早就不存在了,形象却掩饰了它的不存在,使人以为形象背后还有一个真实;最后,形象成了彻底的拟像(simulacrum),一个与真实完全无关,没有本源的符号,它既不在乎真实是什么,也不关心真实是否存在
2022年终总结
Covid19阳性日记
为什么我不喜欢孤独摇滚
修缮雀魂Plus
前段时间想在打麻将的时候 用自定义的角色, 于是去下回来一个雀魂Plus, 然后发现这个项目年久失修, 已经跑不起来了, 上一次commit还是21年(现在是22年底), 于是自己拉下来代码修一修, 也附上自己对这个项目的思考
大体介绍
限流算法
对信息时代的思考
主动搜索
我们好像都在获取知识上有些习得性无助, 小时候问大人问题, 大人也很多不懂, 十万个为什么上介绍的东西也不全, 于是我们会陷入一种习得性无助, 面对好奇心, 我们问也没用. 但是现在时代变了, 搜索引擎和知识库建设都很先进, 可以把丢掉的好奇心捡回来了, 满足好奇心的同时能获得知识和收获快乐
当然不只是对于较为客观的科学的好奇心, 对于主观问题也可以主动搜索, 看看别人的看法, 吸收一些思想
对人打标签
给一个人打标签能快速的概括一个人是什么样的, 但如果反过来 因为人身上打了某种标签, 就拿这个标签去没必要地约束/指导人的行为就不好了, 比如星座
同时 我也不喜欢非左即右, 明确地说一个人是某些类别中的每一种, 比如mbti人格测试, 因为人本来就是鲜活的, 简简单单地拿这些条条框框 只适合对人物做粗略或者片面的的描述
学习感动
最近发现的一种乐趣, 就是尝试去学习和感受别人的感动和快乐
人的精力 时间 以及视野都很有限, 但人的乐趣多种多样, 别人体会到快乐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迷惑, 但能对这份快乐感同身受的话, 将收获巨大多快乐
本站的搭建
斯普拉遁3玩后感
高考咋这样呢
高考会扼杀天赋
高中生/初中生里面, 他们可能有足球的天才, 可能有流行歌手的天才, 画师的天才, 但是被埋没, 埋头到应付高考里面. 大多数人的方向都指向了高考这一条路, 卷太厉害就让很多人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知识上, 比如圆锥曲线和数列
至于如何改变就是一个超大的话题了, 高考之外的人如何分流, 社会价值观如何从"惟有读书高"转变